足彩预测

欢迎访问河北省节水产品技术展示平台
 
深耕水预算试点建设 探索节水管水新路径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7日  点击数:0

唐山作为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,在被纳入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以来,坚持高位推进,创新构建“六位一体”的全链条水资源管理机制,实现对水资源的精准控、严格管、深度节。

一、制度护水:法治框架锚定水预算刚性约束。高位推进水预算管理试点建设,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任班长的水预算管理工作专班,将试点建设纳入全市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督查督办工作重点。在《唐山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》《唐山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》等法规体系基础上,结合试点建设工作要求,建立“1+3”水预算管理制度体系,即制定“1”个管理办法和“3”个配套制度标准,确保水预算管理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。

二、系统兴水:韧性水网支撑水预算全域配置。以《唐山市现代水网建设行动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《唐山市水网建设规划》及县级水网建设规划为引领,全方位谋划水源配置、水系连通等各类工程,2024年以来全市实施重点水利建设项目188个、总投资221.8亿元,建成丰南、南堡等工业区供水工程PPP项目,以滦河水为核心,打造“一核两线、三水联调、四河连通”的骨干水网总体布局,实现全域地表水、地下水和非常规水“三水”统一调配,正常年份全市可配置水量27.49亿立方米。

三、多源节水:靶向施策提升水预算配置效能。印发唐山市全社会以及农业、工业、城市、宣传等“1+4”节水行动方案,构建形成“四维联动、分类施策”的多部门跨领域节水“大格局”,助力优化水预算管理结构化配置效能。推进工业节水减排,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67家,其中4家钢铁公司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企业。推进农业节水增效,持续完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,创新农业水价改革及多元化工程管护机制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.679。推进城镇节水降损,建立分区控漏、计量管理、漏损预警等控漏体系,中心城区2024年漏损率降至6.31%。强化非常规水利用,建立“市-县-用水单位”三级预算指标管控机制,2025年将2.88亿立方米的非常规水指标逐级分解至用水单位,构建“矿井水+海水+再生水”多源联动综合利用模式。

四、市场活水:要素流通激活水预算内生动力。以“要素市场化配置”为核心,构建“产业技术赋能-合同节水扩容-交易机制创新”的三维驱动体系,全面激活水预算管理的节水内生动力。强化节水产业技术支撑,据统计,全市节水产业资产总额达173.4亿元、年利润3.56亿元,拥有节水技术专利469个,为水预算精细管理,激发节水市场活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。推动合同节水市场扩容,全市累计开展合同节水项目46个,吸引社会资本17.87亿元,年节水量9858.76万立方米,可直接转化为水预算节余额度,为水预算额度交易储备稳定水源。探索水权交易机制创新,完成6笔水权交易,交易水量26.93万立方米,盘活了企业节余额度,有效解决新生产线用水紧张问题。

五、链条控水:信用闭环压实水预算监督管理。以争创国家信用示范城市为抓手,首创“采信-建信-评信-用信-反馈”五环贯通的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,深度赋能水预算管理体系建设。作为全国取用水信用评价、节水信用评价双试点,制定出台了《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实施细则(试行)》《企业节约用水信用评价实施细则(试行)》等制度,创新搭建节水信用评价监管平台,累计对381家取用水户开展取用水信用评价,3980家企业开展节水信用评价。并实现信用评价与监督检查全方位融合,实现对守信者“无事不扰”,对失信者“利剑高悬”。

六、数字智水:智慧中枢驱动水预算精细管理。依托智慧水利建设,创新构建“全要素计量-全链条智控-全过程监管”的水预算精细化管理链条。全要素计量,全市16.67万个地表地下水源取水口“身份证”式管理全覆盖、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工业服务业在线计量全覆盖、深层农灌机井数字化监管全覆盖、公共供水范围内万方以上工业服务业计量数据共享全覆盖,在丰南区打造全国首个全域全行业在线计量全覆盖示范区。全链条智控,依托河北省水资源和节水管理综合业务平台探索水预算管理子系统,针对水预算基础名录建档、水预算指标(额度)核算和管理、水预算指标(额度)下达管理、水预算执行情况跟踪、水预算监督检查等功能进行设计开发,实现水预算名录建档、区域水预算指标核算、用水户水预算指标下达等业务办理,利用数字化、信息化手段促进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水预算管理模式。全过程监管,定期对税改、计量、许可、机井、水预算等各类数据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和逻辑判断,识别超许可取水、计量不规范、用水水平低等问题。

来源:足彩预测 网站


友情链接: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  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  足彩预测
河北省节水产品技术展示平台